書商撤退金石堂 再添20家
看到這個消息時嚇了一跳,金石堂畢竟是國內規模數一數二的連鎖書店,而且是我最先記得名字的兩家書店之一(另外一家是東方出版社, 不過已經不見了。。。泣。。。), 沒想到卻出現了這樣的問題
其實熟悉的書店在最近確實減少了, 以往在我的住處附近有兩家何嘉仁書店和一家金石堂, 然而在這一兩年卻都收了起來, 金石堂在永安市場捷運站和頂溪捷運站的分店也陸續收攤, 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博客來和誠品崛起有關還是消費習慣的改變? 還是閱讀市場的萎縮?不得而知,我最近比較常在天龍,誠品, 紀伊國屋或PageOne 和博客來買書是沒有錯, 不過這跟我最近買書多為原文書或攝影書籍有關, 經過漫畫博覽會時卻又人山人海, 幾乎每個出來的人手上都提著袋子, 資訊收集的管道轉向或者是閱讀習慣變成以接收圖像為主? 只希望金石堂能和經銷商好好溝通, 不要造成書店, 經銷商, 讀者三輸的局面
延伸閱讀:
成英姝 書店雖美好,但不實際?
看到這個消息時嚇了一跳,金石堂畢竟是國內規模數一數二的連鎖書店,而且是我最先記得名字的兩家書店之一(另外一家是東方出版社, 不過已經不見了。。。泣。。。), 沒想到卻出現了這樣的問題
其實熟悉的書店在最近確實減少了, 以往在我的住處附近有兩家何嘉仁書店和一家金石堂, 然而在這一兩年卻都收了起來, 金石堂在永安市場捷運站和頂溪捷運站的分店也陸續收攤, 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博客來和誠品崛起有關還是消費習慣的改變? 還是閱讀市場的萎縮?不得而知,我最近比較常在天龍,誠品, 紀伊國屋或PageOne 和博客來買書是沒有錯, 不過這跟我最近買書多為原文書或攝影書籍有關, 經過漫畫博覽會時卻又人山人海, 幾乎每個出來的人手上都提著袋子, 資訊收集的管道轉向或者是閱讀習慣變成以接收圖像為主? 只希望金石堂能和經銷商好好溝通, 不要造成書店, 經銷商, 讀者三輸的局面
延伸閱讀:
成英姝 書店雖美好,但不實際?
留言